胡娟娟,女,护理系09罢18班学生。胡佐周,胡娟娟的养父,汉族,生于1951年7月,现年59岁,泾川县窑店镇东坡村龙盘社村民。
对于女孩来说,20多岁正是散发着无限青春气息的花季年龄,但是对于她来说却经历着常人无法想象的生命体验过程,由于患有“兰巩膜型脆骨病”她的骨质疏松的像玻璃一样,在她出生还不满百天,便遭亲生父母无情遗弃,被泾川县窑店乡东坡村善良的农民胡佐周将她从野外捡回并抚养成人。胡娟娟20多年来被人们称为“玻璃人”,经历过大小数十次骨折,因时常遭受病痛的折磨,现在身高只有90厘米,体重只有50多斤,无法像正常人一样行走、生活。但是坚强的她勇敢地向病魔挑战,在众人惊叹的目光中,她走进了学校,顺利完成了小学和初中的学业。从小学到中学,胡娟娟比同龄孩子要听话懂事得多,她画得一手好画,学习成绩也经常名列前茅。她的理想是:考上大学,回报父母,回报社会。2009年9月,胡娟娟顺利参加完高考,这个坚强的女孩被平凉医专破格录取。而他一直照顾养女的生活起居后,又抱女上学,使“玻璃女孩”顺利考上了大学。正是他无私的爱,为养女撑起了一方晴空;正是他无私的爱,却用自己二十四年的爱心坚守与不离不弃,改变了“玻璃女孩”的命运,并赋予她一个闪亮的“钻石人生”。
十多年来,国家、省、市媒体一直关注着这位朴实老农父爱如山的故事。胡佐周先后被推荐入选“感动甘肃·2010十大陇人骄子”提名奖、平凉市十佳先进人物孝老爱亲模范、“感动平凉·2010年度人物”。央视《道德观察》2006年曾专题报道过老胡父女俩。2010年底,《道德观察》再次派记者来平凉采访“玻璃女孩”父女大学生活以及“平凉好人”胡佐周。
俩父女的故事还要从1986年5月的一个傍晚说起。那天,泾川县窑店镇东坡村龙盘社村民胡佐周劳作了一天的之后,在回家的路上意外发现了一个被遗弃的女婴,看着孩子嗷嗷待哺、嘤嘤哭泣的可怜模样,老胡心里一软,没多想就把女婴抱回了家,并给她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娟娟。
老胡的家境并不宽裕,但全家人却并没有因为多了一个毫无血缘关系的孩子而抱怨,相反,娟娟很快得到了一家人的疼爱。老胡的妻子樊秀梅每天都细心地熬了米汤喂养娟娟,两个儿子更是格外喜爱这个妹妹,放学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哄她玩,有好吃的也总是让给她先吃。娟娟的到来,给这个四口之家更添了许多欢乐。
但是,就在娟娟过了百天不久,却发生了一件意外。一天早上,樊秀梅给娟娟穿衣服时,孩子突然大声地哭了起来。急着到地里干活的老胡夫妇也没有太在意,就将娟娟放到了邻居家。中午回家后,邻居家的奶奶告诉老胡夫妇娟娟整整哭了一个上午,老胡夫妇赶紧把娟娟抱到村卫生所检查。大夫告诉他们:娟娟胳膊骨折了,这让夫妻俩深感震惊和不安。而自从这次莫名其妙的骨折之后,无论家人多么小心的呵护,娟娟还是很容易骨折,哪怕是受到轻微的磕碰,身体也越来越单薄。6岁那年,娟娟又发生了一次严重骨折,这回,意识到情况严重的老胡没有像往常一样去村卫生所,也没有去镇卫生院,而是径直到泾川县人民医院做检查。经过全面会诊,医院的大夫告诉老胡,孩子身患“兰巩膜型脆骨病”,得这种病的人的骨头就像玻璃一样易碎,不能像正常人一样直立行走,而且这种病十分罕见,没有完全治愈的可能。大夫的话犹如晴天霹雳炸响在老胡头顶,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一下子愣在那里,半天回不过神来。
娟娟的检查结果对老胡一家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那一晚,全家人在娟娟熟睡后开了一个家庭会议,面对毫无血缘关系又身患重病的养女,照顾和治疗她所要付出的代价是沉重的,甚至可能让全家都陷入精神和经济的双重困境。但是,作为一家之主的老胡却斩钉截铁地表示自己绝不会放弃:
家庭会议达成共识后,娟娟在这个家得到的爱不但没有丝毫减少,反而更胜于先前。为了避免娟娟摔倒,老胡特意做了一个小木凳让娟娟扶着走,走累了还能爬在上面歇歇。听说喝牛奶补钙,有利于娟娟病情的恢复,老胡省吃俭用给娟娟订了牛奶,而他自己戒掉了原本就是最劣质的香烟,取消了儿子们原本就少得可怜的零用钱,甚至连炒菜的油盐都尽量省着用,一家人常常吃着寡淡无味的饭菜。为了让娟娟喝上最新鲜的牛奶,老胡每天都早早起床,跑到10公里外相邻的陕西省长武县洪家乡取奶,不管刮风下雨,从来没有间断过。就这样,老胡一家像照顾婴儿一样小心护理着娟娟,尽管20年多来娟娟还是经历了大小数十次骨折,但她性格开朗、聪明懂事,依然是这个家里备受疼爱的小女儿。而为给娟娟治病,老胡一家已经借贷近20多万元,几乎所有的亲戚朋友都成了他们的“债主”。
随着年龄的增长,娟娟开始有了自己的小心事,那就是和其他孩子一样,去学校读书学习,更多地了解这个世界。懂事的娟娟知道自己的病已经给家里带来了很多经济负担,所以她并没有吐露心声,只是总喜欢缠着放学回家的哥哥们询问学校的事情,还让他们教自己认字、写字,听他们读书讲故事。每到这时,娟娟的眼神里就充满了渴望与快乐。一个人在家的时候,她时常扶着小板凳站在院子里,仰望天空的飞鸟,默默地做着飞翔的梦。
时刻关心着女儿的老胡很快就发现了娟娟的“心事”,想到女儿虽然身体不好,却自幼聪明,哥哥们教她的字总是认得很快,是块读书的料,尽管家境已是捉襟见肘,但他依然下决心圆女儿的上学梦。东拼西凑、东挪西借,老胡费了不少劲,终于将娟娟领进了村小学的大门,那一年,娟娟九岁。在之后长达十叁年的漫长求学路上,老胡再次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再次给“父亲”这个称谓平添了更多“伟大”的光辉。
夏天在大日头底下送一个来回,老胡被晒得脸上都起了皮。有时赶上雨雪天气,好学的娟娟也不肯请假,老胡二话不说,一件雨衣披在两人身上就上了路,一路上怕女儿被淋湿,就不停地把雨衣往前拉,再往前拉,等到了学校,自己的后背全都湿透了。小学毕业后,老胡又把娟娟抱进了中学,所不同的是,老胡省吃俭用并在好心人帮助下,把以前的轮椅换作了一辆叁轮摩托车,这下,父女两人都不怕日晒雨淋了,路上花费的时间也少了许多。在老胡的细心照顾下,娟娟的成绩一直在班里名列前茅,这一直是让老胡特别自豪的事儿。1998年,娟娟考上了泾川县一中的高中,离家远了,每天接送已是不可能的事,可娟娟已经习惯了父亲的照顾,老胡也实在不放心让女儿住校,于是他一咬牙,把家里的农活和家务全都扔给妻子和儿子,自己在县城租了一间小屋,做了娟娟的陪读,这一陪就是叁年。
娟娟是一个身残志坚的女孩,在残酷的命运面前,她没有沉沦和沮丧,从不抱怨命运的不公,也从不向病魔低头,她以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以顽强的毅力和恒心与病魔做斗争,努力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她学习非常用功,由于行动不方便,她几乎将在校的所有时间都用到了学习上;而且即使做了手术在家休息,她也要坚持每天看一会书,写一会儿作业。所以她的成绩也一直排在全班前列。娟娟还写得一手好字,在学校组织的书画比赛中获得了奖励,她也喜欢上网,喜欢听歌、唱歌,拍照。但是家里买不起电脑,只有买台彩电,让她多听多看。她的大哥胡平说,要尽力给娟娟买台电脑,实现娟娟拥有属于自己的电脑的愿望。在娟娟的作文中我们看到了这么一段话:“我是一个失去了活动能力的女孩,在大家的爱护下,我慢慢的成长着,我不会失去生活信心,因为我身边有许多爱护我的人。”
这叁年,老胡既是父亲,又是“全职保姆”,一个大男人,系起围裙来还挺像那么回事,从最初的笨手笨脚,到后来能做出美味可口的饭菜,这其中的艰辛,也只有老胡自己知道。功夫不负有心人,2009年7月,胡娟娟参加了她梦寐以求的高考,高考成绩达到437.5分,平凉医专得知她身残志坚求学和胡佐周抱着养女上学的事迹后,降低50分,破格录取了她。在收到录取通知书的那晚,胡佐周一家在灯下翻来覆去地看啊看,总也看不够。老胡说,当初让娃上学的决定是对的,瞅瞅闺女多给咱们争气啊!可这时娟娟却打起了退堂鼓。
当娟娟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家人时,从未对女儿发过脾气的老胡生气了,他说,再多的不容易有我们大人背着,你就只管好好学习,这就是对我们最好的报答!
这时也传来了喜讯:平凉市残联和泾川县残联分别为胡娟娟上学分担了3000元的费用;平凉医专还为娟娟减免了3000元的学费,调整了专业和教室楼层,专门为她开通了教学楼电梯;学校的师生也为胡娟娟捐款2万多元;胡佐周所在的窑店镇也送来了1000元的资助金。面对好心人的帮助和支持,老胡和娟娟泪流满面。
就这样,胡佐周把女儿娟娟抱进了大学校门。
就这样,老胡24年如一日,不离不弃,抱着女儿奔波在求学的路上。
胡佐周今年刚好60岁,但头发已经花白。他说,头发十年前就白了,因为娟娟老骨折,操心费神熬白了头。不过,自打上大学后,娃就再也没骨折过。
当记者再次采访时,老胡父女俩刚刚搬进学校专门为他们提供的宿舍里,二十平米的小“家”里面支着两张床。靠墙摆放着娟娟的电子琴,阳台是一个小厨房,锅碗瓢盆一应俱全。房子收拾得十分干净,娟娟的床头还放着一台电脑。胡佐周说娟娟非常喜欢电脑,学校就用捐款为她买了一台,还联系电信公司免费为娃安装了宽带业务。娟娟说,自从有了电脑后,觉得世界在她眼前一下子就打开了,原来很多不知道的东西,现在通过互联网都知道了。而且通过网络还认识了很多网友,大家都叫她“玻璃女孩”……
老胡说,女儿从小就喜欢音乐,梦想有一架电子琴。一家人就省吃俭用,在2006年凑钱给孩子买了台电子琴。每当干完农活回到家后,虽然十分疲乏,可只要听到女儿弹起琴来,心里就感觉美滋滋地。
在记者的要求下,娟娟坐在电子琴前,弹奏了《走进新时代》和《隐形的翅膀》,今年24岁的娟娟身高只有90多厘米,体重不到30公斤,但她美丽的眼睛里写满了坚强,优美悦耳的琴声从灵动的手指尖涓涓流出,仿佛是一个女儿在对父亲诉说着感激之情,坐在床边聆听的老胡悄悄背过头去抹泪……
当记者问娟娟,父亲在你心目中是什么形象?娟娟说:父亲是伟大的,他为了我不止一次次的付出,一心想把我养育成人。就这样,父亲陪我走过了13多年的求学生涯,而如今,我已经顺利考入平凉医专,让我和其他孩子一样有学可上,我从心底里感到高兴与自豪。
我知道,如今我能走到这种地步,都是父母坚定的信念支配着我,鼓励着我。然而,当我暮然回首哪走过的路程,却发现我们一路走来并不是那么一帆风顺的,而我们每前进一步都是那么的不容易。在那里,有父亲曾为我洒下的辛苦与汗水,有过别人对我们的嘲笑与讽刺,而前方的路即便是那么的艰辛与坎坷,但却无法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风雨无阻,父亲从未轻言放弃对我的培养。父亲能坚持每天接送我上学,这并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到的,而患有疾病的我却又奇迹般的存活了下来,这对我来说又是那么的幸运……一步步走来,当我再回想起时,那些真的很不容易。父母一直为我默默付出他们无私奉献了20多年,不求回报,而他们所作的一切唯一的目的就是让我学到更多的知识,让知识改变我的命运。是啊,离父亲的心意越来越近了,可当我再回首,父亲却已经苍老了许多,几十年的风风雨雨,父亲为了这个家,又为我付出了一生的心血,看着父亲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好让我为之心痛,有病了也不愿意去看医生总是吃点药扛着,他省吃俭用,节衣缩食,省下来让我们能生活的好些,而作为我却不能为父亲分担点什么,女儿在此向你致敬:父亲您辛苦了。
父亲是平凡的,但是平凡的特殊,我为有这样一位伟大的父亲而感到骄傲与自豪。我虽是一个不幸的女孩,但我却是幸运的,是父亲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是父亲的默默支持,无私奉献才有的如今已踏入大学校门的我,我的一切都是父亲给与的,与此同时,还有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与帮助,让我有幸生活在这样一个温暖的大家庭里而感到欣慰……我深知这来之不易的亲情,是爱让我们相聚在一起,我将永远把这份爱永记在心。将来用我的实际行动来回报我的养父母、回报这个处处充满爱的社会。坚强的活下去,不管前方的路多么坎坷,不管遇到再大的困难与挫折,我都有勇敢的面对,用微笑面对生活,不抛弃、不放弃,做一个坚强的女孩。他也一直告诉我:残疾人身残志不残,别人能做到的你也一定会做到的。
胡娟娟同学在残酷的命运面前没有沉沦和沮丧,从不抱怨命运的不公,从不向病魔低头,他积极乐观的生活,以顽强的毅力和恒心与病魔作斗争,二十几年来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身残志坚,刻苦学习,努力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胡家的大爱感动着无数人。同样,无数好心人的帮助和支持,也感动着胡佐周父女。在胡娟娟成长的过程中,还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资助与关心,多年来政府和各级残联对娟娟也十分照顾,娟娟上学几乎完全是免费的,上中学时接送娟娟的叁轮摩托车和现在娟娟坐的轮椅都是残联捐赠的。同时,他们也得到了很多热心人的帮助,陕西省长武县洪家乡曹公村的养牛户得知父亲的事迹后,每天都把新鲜的牛奶留给娟娟,有时候牛奶紧张,但娟娟的那一份无论如何都是要留的。无论娟娟上小学还是中学、高中期间,老师和同学都要千方百计帮助她。娟娟上课的教室都尽量安排在一楼或者平房;她上厕所,有同学陪伴;放学了,有同学帮助她坐上轮椅。在窑店乡,先后有3位老中医给娟娟接骨,他们不仅感动于父亲的爱心,也为娟娟的坚强感动,每一次接到去给娟娟接骨的信息,他们都以最快的速度赶到,每一次收费都很低。
在进入医专后学校免除了胡娟娟的全部学杂费,全校师生募捐2万余元,学校还为胡娟娟购置了一辆机动叁轮车,将胡娟娟的教室安排在教学楼一楼。在实验室里,老师还专门为胡娟娟量身制作了一张小桌子,上面摆放着显微镜,供她学习使用。安排学生抱着娟娟上厕所、上微机室、实验室等。市残联还特意为胡娟娟送来了一辆轮椅。
对于胡佐周而言,当年收养娟娟的善举不仅换来了一个懂事争气的好女儿,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帮助与支持,而对于胡娟娟而言,父爱赋予她的,是比生命更加重要的东西——同样是透明的物质,“玻璃女孩”的命运正是因为有了伟大的父爱而变得闪亮,并拥有了钻石般坚强的人生。(摘自2011年1月20日颁颁罢痴-12社会与法频道《道德观察》)